父爱之舟教学设计
一、教学目标
1.认识“茧、栈”等14个生字,会写“蚕、考”等13个生字,会写“渔船、报考”等19个词语。
2.默读课文,能说出“我”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
3.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,体会深切的父爱。
4.培养学生知恩、感恩的情感。
二、教学重点
1.概括作者在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。
2.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,体会深切的父爱。
三、教学难点
培养学生知恩、感恩的情感。
四、课时安排
2个课时
五、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回顾父爱,导入新课。
1.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的事例。
2.小结。“落叶无痕,父爱无声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《父爱之舟》,去感受那深沉、真挚且永恒的父爱吧!
3.介绍作者:吴冠中,中国现代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。油画代表作有《长江三峡》《北国风光》《黄山松》等。
二、初读课文,扫除文字障碍。
1.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,读准字音,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他人,然后多拼读两遍。把课文读通,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。
2.汇报交流自读情况,解决生字词。
(1)学生交流预习成果。
(2)课件出示生字、词语。(指名读、开火车读、带拼音读、去掉拼音读、组词读)
教师适时强调读音,如“栈”易错读成“jiàn”;“枉”的读音是“wǎnɡ”,在“冤枉”一词中读轻声;“屑”易错读成“xiāo”;“缴”易错读成“jiāo”等。
(3)教师指导书写生字:重点指导“疼、糖、屑、枕、考、煮”的书写,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。(教师范写,学生描红,互相评价。)
(4)检查读课文,可以抽查、轮读。学生之间互相纠正,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,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,对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准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,然后加以鼓励。
三、再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1.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。(多媒体课件出示)
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?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?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叙述顺序来写的?
【预设】开头写“是昨夜梦中的经历”,结尾写“醒来,枕边一片湿”。这样写属于首尾呼应。本文是按照倒叙的方法来叙述的。(教师板书“首尾呼应、倒叙”)
2.学生再次读课文,思考下列问题。(课件出示)
(1)作者在梦中回忆了哪些难忘的场景?(2—9自然段)
【预设】父母夜里喂蚕、卖茧买琵琶;花钱住旅店,教训深刻;赶庙会;读初小时,父亲背“我”去上学;父亲送“我”去鹅山高小上学;父亲送“我”去报考无锡师范;父亲送“我”去无锡师范上学。(7、8是一个场景,其余一个自然段一个场景)
(2)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?
【预设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,这些场景能进入梦乡,说明这些往事在“我”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,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表现父爱的真挚和深沉,能更好地表达主题,也更容易组织情节。
3.交流概括场景的方法。
阅读相关段落,抓住关键句,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。(教师板书“抓关键词句、简要概括”)
四、布置作业。
1.读写词语,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。
2.回忆一个父亲关爱你的场景,并写下来。(一定要真实)
六、板书设计
19.  父爱之舟   
吴冠中
爱字组词
课文写法——首尾呼应  倒叙
概括场景的方法——抓关键词句、简要概括
第二课时
一、回顾导入
回顾上节课内容,说说在“我”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,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?(主线问题)(课后思考题一)
二、精品细读,品味场景描写的作用。
1.默读课文,思考: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呢?为什么?请你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批注。   
2.交流、汇报、点拨
以第六自然段的“凑学费、铺床”的场景作为范例,其余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学到的方法自己去品读。
(1)默读第6自然段,边读边想象场景,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或词语,在课文做批注,和同学交流。
【预设】如果你是作者,拿着家里卖米、卖猪凑来的学费,看到父亲为自己铺床,你会怎么想?对父亲的心疼、感激,对家境的担忧,不能分担家庭责任的内疚……(设身处地想象才能读懂作者的“心”。)心中的五味杂陈就是“新滋味”吧!
(2)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。
(3)总结学习方法:抓关键词句,边读边想象场景,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我是作者,我会怎么想……
3.用上这个方法分小组分任务品读其余的场景。
【预设】1:“‘我’和父亲住旅店”这个场景最感人,虽然父亲用钱极为节省,但在旅馆住宿时,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,却心疼得同意加钱换房间,这样相互映衬,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跃然纸上。
【预设】2:“逛庙会”这个场景很感人,盛大的庙会中人山人海,各式各样的小吃和玩具多馋人呀!可是,作者逛庙会,只能饱眼福,不能买东西(仅仅喝了一碗豆腐脑)……回来后,父亲给“我”做了一个万花筒,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,而这些小事却给童年的“我”带来莫大的幸福,这也更能表现出父爱的真挚。
【预设】3:“父亲背‘我’去上学”这个场景最感人,因为这个场景表现了父亲对“我”寄予的期望,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知识,长出息。
【预设】4:“父亲摇船送‘我’到无锡上学”的场景很感人,因为这个场景写了父亲为“我”缝补被子的细节,使“我”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对“我”的关爱,更深刻地领悟到父亲的伟大。
【预设】5:容易忽略第2自然段的场景,父亲辛苦赚钱买琵琶给“我”吃,两个省略号(留白)想象半夜梦醒,看到父母半夜起来忙碌,会想什么?当父亲买枇杷给我吃的时候,我们有什么对话?
三、细读课文,分析写作特点。
1.本文写了许多父亲爱孩子的场景,在描述过程中,作者多次提到的一种东西是什么?(
小船)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它呢?
【预设】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小船,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,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,父爱与小舟不可分割。船来船往,是父亲摇着姑爹的小船一次次把“我”送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,这条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。“我”的感受也在变化,主题在叙述中得到了层层深化。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,作者明确地写道:“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,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!”至此点明题目,文章的主旨也得以揭示。(课后练习二.2)
2.文章的题目是《父爱之舟》,这里的“舟”仅仅指姑爹的小渔船吗?为什么?
学生默读课文,联系实际思考并回答。
【预设】①“父爱之舟”表面上指姑爹的小船,实际上指父亲的爱,以小舟比喻父爱,非常贴切,化抽象为具体。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,父爱载着他度过艰难的岁月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②“父爱之舟”是全文的线索,父亲总是以此舟送“我”读书、考学,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,串联起全文内容。 ③“父爱之舟”情感内涵丰富,以此为题,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,也见证了“我”的成长。(课后练习三)
四、拓展延伸,布置作业。
1.学习了本文后,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?
生自由发言,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,激发感恩之情。
2.摘抄文中你认为最感人的一个场景,抄到周记本上。
五、板书设计:
19.父爱之舟——人生之舟、希望之舟、爱之舟
抓关键词句
    边读边想象场景
    设身处地地想象
      读懂作者的“心”